1.金融监管总局部署2025年六大重点任务
1月12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25年要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狠抓年度重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扎实推动监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三是切实提高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监管质效。五是全力推动经济运行向上向好。六是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2.中国人民银行将从三方面推出措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1月13日于香港举办的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表示,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正与香港金管局、两地证监会密切沟通,将从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优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高支付结算便利三个方面推出政策举措,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债券通投资需求上涨 香港金管局再推新规扩容交易渠道
1月1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宣布了六项旨在优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的重要措施,涵盖推出1000亿元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优化扩容债券通安排以及推动两地支付系统互联等关键领域。这些政策的核心要点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增强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推动内地债券市场开放以及便利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跨境支付。
4.八部门发文进一步推动技能强企
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15日发布《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活各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促进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负责人介绍,“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激发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增强职工技能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研究起草了意见,明确九项重点任务,从四方面支持企业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5.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敲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地方两会近期密集召开,谋定2025年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敲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细细观察今年各地政府的政策着力点,“扩内需”居于重要位置,“两重”“两新”成为高频词。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也被频频提及。目前,上海、广东、河北、福建、广西、黑龙江、吉林、天津、北京、湖南、海南、内蒙古等十余省份召开了地方两会,并公布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除了海南、内蒙古预期目标分别定在了6%以上和6%左右,多数地方预期目标为5%或5.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