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在21日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武汉”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中表示,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加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以上,是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2.科创板开市五周年 支持573家企业上市
22日,科创板迎来正式开市5周年。5年来,科创板聚焦“硬科技”,已支持573家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总市值约5万亿元;IPO募资达9108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581亿元,合计超万亿元。据介绍,573家公司密集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其中有3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3.沪深港通ETF扩容 提升香港金融市场活跃度
沪深港股通合资格的ETF扩容22日开始正式生效。这一扩容彰显香港与内地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不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的决心,提升了香港金融市场的活跃度。扩容后港股通新增6只合资格ETF,沪股通和深股通新增85只合资格ETF,南北向可交易的ETF总数分别达到16只和225只,较两年前的4只港股通和83只沪股通和深股通大幅增加。
4.香港上半年注册本地公司超144万间创历史新高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新成立的本地公司总数为6.67万间。截至今年6月底,根据《公司条例》注册的香港本地公司总数达144.09万间,数字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共有501间非香港公司在香港新设立营业地点并根据《公司条例》注册。截至2024年6月底,注册非香港公司的总数达1.5万间,亦是历史新高。
5.“跨境理财通”成绩亮眼 资金“南下北上”需求加速释放
目前,新修订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下称《细则》)正式实施已接近5个月。在此期间,“南向通”与“北向通”规模稳步增长,个人投资者数量也大幅增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基础优,居民财富体量大,“跨境理财通”业务为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撬动了跨境业务新增量,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跨境理财通”有望进一步促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