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产业划定发展路线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
2.国家发改委拟设民间投资引导专项,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民间投资引导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自2月19日至2024年3月18日向社会征求意见。《办法》明确了专项设立的目标、支持范围、支持标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单个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安排到单个项目的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对单个项目的支持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60%,避免项目小而散。重点支持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并明确专项资金也可支持符合要求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
3.银行理财规模回升 投资者数量突破1.1亿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0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募集资金57.08万亿元,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增至1.14亿个,为投资者创造收益6981亿元。多家市场研究机构认为,2023年银行理财规模回升,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产品应对市场冲击能力增强,整体运行更加平稳。
4.京津冀三地优质企业实现“身份”互通 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更便利
2月22日,京津冀三地人民银行和自律机制在京举办《京津冀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质企业名单互认方案》(以下简称《互认方案》)发布仪式,《互认方案》正式发布。《互认方案》以推动京津冀优质企业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了京津冀三地优质企业互认机制,实现了三地优质企业“身份”的互通,优质企业在三地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时,可以“免申请,免认定”,直接享受便利化服务,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
5.年内28家内地企业递表港股IPO 高科技领域居多
中国香港IPO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据港交所官网信息,截至2月22日,年内共有28家企业递表港交所。其中,1月份有14家,2月份截至目前也是14家。另外,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港交所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为68宗。从前述28家递表企业所属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新消费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