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暖信号渐强 国际机构调高中国经济发展预期
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股票市场给予乐观预期。机构人士指出,国庆“黄金周”消费数据符合预期,但细分领域分化明显。在短期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部分国际机构认为应关注中国在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长期布局,其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机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亚太区域经济增长4.6%
当地时间10月1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2023年亚太区域经济增长4.6%。与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的预期相比,亚太地区仍然是一个亮点,有望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约三分之二的贡献。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此外,亚太地区2023年经济增长最快的三个国家分别为萨摩亚(8%)、斐济(7.5%)和印度(6.3%)。
3.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更多国家商签自贸协定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未来5年(2024-2028年),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有望累计超过32万亿美元、5万亿美元。
4.中非发展基金投资助力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8日晚,会议发布本届论坛《主席声明》,中非发展基金案例被写入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八项行动”中“建设廉洁之路”的《“一带一路”廉洁建设成效与展望》报告,中非发展基金参与发起的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投资支持的埃及可持续发展主权熊猫债项目、非洲多国基建民生及贸易供应链项目分别被纳入本届论坛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和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充分彰显了中非发展基金以投资助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