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地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出炉 总投资额达21.5万亿元
今年以来,各地发力扩大投资。截至2月12日,多地发布了2023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总投资额合计达21.5万亿元。从投资项目清单来看,新老基建投资共同发力,涵盖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信息智能、新材料等领域。
2.新年以来A股股权融资超1700亿元 科创板和创业板仍是企业IPO募资主阵地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功能将充分发挥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的独特作用,促进资本和产业紧密融合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增添着积极的正能量。从股权融资方面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发行日为基准,截至2月12日,开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19家新股累计发行募资216.45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含增发、配股、可转债)规模达1516.66亿元,二者合计达1733.11亿元。
3.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升级 万亿国资系基金激发经济新活力
随着“管资本”模式纵深推进,国资系基金不断发展壮大。据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中央各部委及央企主导发起的国资系各类基金总规模达3.4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国资基金正成为国有资本最为重要的新形式之一,成为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器。在市场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中,国资系基金频频现身,以资本引擎激发经济新活力。
4.三部门联合发文 金融支持交通物流领域再发力
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就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提出一系列举措要求,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组织保障和内部激励机制,创新丰富符合交通物流行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银行合理确定货车贷款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等,在疫情及经济恢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细化落实尽职免责安排。
5.商务部: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326.8亿元
2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商务部表示,将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欢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