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延续实施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近日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根据通知,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2.1月我国三大采购经理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 经济景气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31日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54.4%和52.9%。1月份,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制造业PMI升至50.1%,重返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8个高于上月,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快回升。
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2025年将超60万亿 各地施工图明确
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约3.5。另据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各地政府今年都明确了数字经济的目标任务,提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4.全面注册制改革启动 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本次改革呈现出的亮点众多,其中之一便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5.2022年GDP十强城市出炉 重庆武汉进位
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22年经济运行数据,最新的全国(不含港、澳、台)GDP十强城市排名出炉。十强分别是:上海(44652.8亿元)、北京(41610.9亿元)、深圳(32387.68亿元)、重庆(29129.03亿元)、广州(28839亿元)、苏州(23958.3亿元)、成都(20817.5亿元)、武汉(18866.43亿元)、杭州(18753亿元)和南京(16907.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