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全球服务贸易的目光聚焦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共享开放合作新机遇。
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业内专家认为,服贸会的召开将有利于进一步展示我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进一步展现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发展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携手各国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服务贸易发展成为疫后复苏重要组成部分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一些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激发了服务贸易新的潜力和活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占全球生产总值的65%,发展中国家三分之二的就业和发达国家五分之四的就业来自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服务出口1.4万亿元,增长24.6%,“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中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优环境、以创新聚动力,持续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王受文说。
在本届服贸会上,各场重磅论坛传递出一致声音:服务贸易发展将是全球疫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表示,重振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经济最大挑战的最佳途径,这与服务贸易息息相关。强劲且健康的全球经济,需要全新的多边合作精神。多边合作也是促进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
“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有力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强劲增长,为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服务经济的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要警惕投资保护主义以及疫情对服务贸易发展构成的挑战,倡导各国继续扩大开放,包括数据跨境流动的开放,以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经合组织(OECD)副秘书长克努森表示。
金融机构为全球服务贸易保驾护航
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保驾护航。走在金融服务展馆里,观众能看到众多中外金融机构为便利全球服务贸易带来的解决方案。在工商银行展台,不少观众频频对“工银全球付”点赞。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在服务对外开放方面,工商银行已在4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21家境外机构,与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4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为跨国企业提供“工银全球付”这一支持多语言、多渠道、多币种的支付结算服务,全球超过4100家企业受益于这一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
跨境支付涉及多个节点,因此与境内支付相比较,普遍存在中间环节多、流程不透明、支付状态无法实时获取的痛点,影响了市场主体的使用体验。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效率、透明度,跨境清算公司基于跨境创新服务终端机(CISD),创新推出了一项增值服务,通过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为全球人民币用户提供即时、完整、覆盖全链路、一站式的支付状态穿透式展示服务,可满足企业、银行等跨境支付主体对跨境支付状态全天候查询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效率、透明度。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重构,也反映在全球贸易及服务的调整中。富邦华一银行展台展示了为企业客户提供交易流程的支付结算、融资、担保、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展示了“资金池”“月惠盈”等企业现金管理、归集、保值增值综合服务以及“票亿达”“国内证+福费廷”等一站式结算和融资服务。
数字技术开启服务贸易新空间
近年来,数字技术开启了服务贸易的新空间,创造了新的服务行业,改造了传统服务业形态,丰富了服务贸易内容,打破了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地理界限,提高了服务业的可贸易性。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张向晨表示,数字化驱动的服务创新,已成为整个价值链上竞争力的源泉。他进而表示,世贸组织仍然致力于推动多边贸易,世贸组织规则可以在数字化服务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各国政府建立有利于创新和贸易服务的监管环境,同时平衡其他政策考虑。
以金融行业为例,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云峰表示,过去十年,新科技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金融服务中,对行业进行重构,尤其是在过去两三年的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助力服务贸易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看来,要加速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让数据这个新的生产要素尽可能自由、便利地流动起来,特别是跨境流动,并积极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妥善处理开放与安全、创新与监管、发展与治理等关系,推动数字贸易的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制度创新,把国内市场规模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具体应从五方面着力:一是积极稳妥扩大数字贸易领域对外开放,二是健全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三是积极推进数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四是支持自贸试验区(港)数字贸易创新先行先试,五是积极参与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