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桥投资官网

CN EN

租赁业深度调整 复合型人才受青睐

发布时间: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当前,正值火热春招季。《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多家租赁公司纷纷招兵买马。如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向应届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春季校园招聘共设置公司培训生、小微租赁定向生和金融科技定向生三类岗位;又如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近期发布了2022年社会招聘公告,共设置15个招聘岗位,邀请有志于金融租赁事业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加盟。

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从岗位设置上看,租赁公司人才招聘需求趋于精细化,而且信息科技类人才更受青睐。在BOSS直聘网站上,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也在招聘技术类岗位,前端开发工程师、高级运维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岗位需求量较大。某金融租赁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技术类人才需求大,具有“金融+技术”复合背景的人才,能够较快适应公司经营节奏,以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随着租赁行业调整步伐加快,租赁业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变化。我国租赁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融资租赁合同余额已超过6万亿元,已成长为助推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实金融力量。随着行业规模持续扩大,融资租赁公司所面临的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此外,面向租赁行业监管逐步趋严,市场环境也持续变化,对租赁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融资租赁行业为例,自2018年我国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责由商务部划归银保监会后,融资租赁监管持续升级。2020年,银保监会下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后,各地金融监管部门陆续发布监管细则及监管指引。而就在不久前,配合《办法》实施的《融资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也正式出炉,促进行业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趋严带动融资租赁公司洗牌加速,呈现出强者愈强的发展态势。对于业内租赁公司而言,需要更加注重资产质量、强化合规管控。此外,随着外部市场变化,多数融资租赁公司发展重心也由重资本扩张向深耕细分产业、精细化运营的方向转变。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应该开拓多元化的业务收入来源,深耕某一领域,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做到扎根产业、做精做深细分市场。

因此,在监管和市场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当前融资租赁企业迫切需要既懂产业又懂法律、财税、风控、技术等方面的人才,这对租赁行业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复合型的金融人才也更“吃香”。

“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融资租赁复合型、产业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融易学金融学院有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建设能够与产业升级和动能转换相匹配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刻不容缓。整个租赁行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更坚实的产业人才基础推动行业再上一个台阶。

充分发挥出人才推动租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既需要花大力气“引才”,同时也要下狠功夫“育才”。《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的“融资租赁人才培养基地”成功获批,旨在聚力打造租赁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租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业+人才”生态系统,为租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业内公司也将人才培养放在工作发展战略更重要的位置上。如远东宏信在2021年年终工作会议上称,人才是远东的第一要素,要素之下关键在于管理者。管理者要严于律己,为所有员工打造发挥价值的职业平台。某头部融资租赁公司也将“注重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团队作战能力”作为2022年重点工作之一,表示面对2022年的挑战与机遇,公司将继续秉持“专业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人员专业度,构建专业型、创新型、高绩效团队。

此外,及时对人才进行盘点也是提升用人效率的可行路径。作为公司管理的基础,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源头,也是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融易学金融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融资租赁企业人才报告》认为,人才盘点可以对组织结构和人才进行系统梳理,发现问题后及时建立措施,以落实业务战略,实现可持续成长。通过人才盘点,协同相关部门一起为公司选对人、用好人,为公司在交易模式、风控模型,营销方式、作业流程等场景匹配创新型人才。